考生综合成绩换算方法如下:
招生专业比你想象得多
引领作用≠专业范围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高校招生方式已变
1、按学科类招生,这也是目前最普遍的大类招生模式,即要求学生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如材料类、机械类、工商管理类,在经过一段时间基础学科内容学习后再分流至各个专业;2、按实验班模式招生,即所有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基础学科课程,同时接触专业课程,在大三、大四阶段根据兴趣、专业要求及成绩分流至相关专业学习;3、通识教育模式,即所有新生在大一不分专业,统一接受通识教育,尤其重视基础学科专业培养,在大二再分专业。
机会也比你想象的多
漏斗效应增大入围机会
对于以高考成绩入围高校考核的,有关高校在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下同)上,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名单。
竞赛背景更具竞争优势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